九、作者介绍
施永德,男,1938年生于浙江东阳市最南边,与永康、磐安、缙云交界的一个林甘村。1951~57在东阳中学就读初、高中。1957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84年改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改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生物物理学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至退休。退休后从事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专职秘书长与办公室主任。现通讯地为:200032上海医学院路138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电邮为:ydshiyongde@163.com
九、作者介绍
施永德,男,1938年生于浙江东阳市最南边,与永康、磐安、缙云交界的一个林甘村。1951~57在东阳中学就读初、高中。1957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84年改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改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生物物理学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至退休。退休后从事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专职秘书长与办公室主任。现通讯地为:200032上海医学院路138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电邮为:ydshiyongde@163.com
八、回顾东阳中学的管理:穷读书+军队化
在外拓分部读完初中一年级
在外拓分部读完初中一年级,我们就进入东阳中学的主校区。开始过着全校初中部与高中部全体学生统一管理的生活学习模式。
七、参加了高考
赴金华参加高考
1957年3~7月期间,我们东阳中学全体应届约150名高中毕业生,在东阳中学老师带领下,按照中央教育部颁发的高中各个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进行了系统总复习。我们每位毕业生可以拿到教育部各个课程教学大纲,因为高考试卷的题目是基本上按照教育大纲内容出题的,因此按照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进行系统地复习是准备高考的基础。然后老师们拟写出各种题目,让我们学生做,作为上战场以前的演练。在此期间,东阳中学老师还为我们毕业生完成如下的考前手续:高考学生体格检查、政治审查表、帮助如何填写高考申请书与志愿表,最后我们获得了准考证。7月初按照准考证的编号,我们全体毕业生需要赴金华卫生学校考场进行全国统考。考试期间由金华卫生学校统一提供学生集体宿舍住宿和提供食堂供应伙食。滔滔的金华江离该校很近,因此它就是我们的洗脸盆与洗脚盆,其浅滩是沙石,我们进入江中,小鱼儿不怕人,用嘴来碰我们的皮肤,整个金华江的水是清清的。在数学考试题中有一道15分的几何题目,虽然从来没有做过,但是我一下子就想了出来应该如何回答。这道题是:O圆外有一P点,如何通过P点作直线与O圆的圆周相切。我一下子就想出,只需要把P点与O圆的圆心O连接成一条直线,以OP为直径。以OP直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个圆,该圆的圆周即与原O圆的圆周发生相交,获得两个交点,此两个交点分别与P点连接起来的两条直线即为答案(因为圆周上任何一点与直径的两端连接构成的三角形,是以直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我轻轻松松获得这大题的15分,大大地鼓励了我做好其他题目的信心,因此我的数学成绩应该不错。我们的语文作文题目是“我的母亲”,这是我自己写过的作文,我只需边背边修改即可很快地完成作文。为了这次高考,东阳中学老师为我们的系统复习所下的功夫,对我受益大,我轻轻松松地完成了高考。
六、读高中
我的高中班级同学与团支部
全班共有51位同学,1954年8月底入校,1957年6月我们均按期毕业。毕业后我们大部分同学分别在1957和1958年,基本上考取入国内各大学之中。东阳中学是一所非常著名的中学,当地人称只要进入该校高中部,就等于一只脚跨入大学之门。我的同班同学吴维屏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赵登荣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在高中学习时我们三人交往很深,我们除了学习教材以外,我们经常互相阅读各自记下老师讲课时笔记本。实际上在期中、期末考试以前只要我们互相阅读这些笔记本,就可以获得优良的成绩。我只要遇及学习上不解之处,只要问他们两位,就会获得满意的启发。本书封2、3的照片纪录了全班同学以及团支部的成员照片。照片示我班在争“三好”(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中曾获得过9块奖牌。
五、一直从初中教到高中的老师
体育老师
在东阳中学体育课是相当重视的,不论初中还是高中,每周有4节体育课。老师们全部是体育专业毕业的,组成了体育教研室。所教的课程有球类(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田径类(长距离跑、短距离跑、中距离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长度行军、竞走等),体操类(跳绳、双杆、单杆、爬竹竿、跳箱、垫上运动、自由体操、平衡木等),还有游泳。每个学期都有体育考试,老师给同学的分数,最优的可以100分,最差的会给60分,因为体育课不及格而留级补考,几乎是没有的。体育课在东阳中学其教学目的达到以下的效果:(1)学习体育技能;(2)增强了体质;(3)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4)培养了人与人间互相合作精神;(5)培养了上进精神。以上5点对于我这个仅仅12岁的男孩来说,是理解不到的,而仅仅是觉得体育课的老师教育非常认真,而我们初中学生学习是不认真的,而最后考试是混混。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以上的5点才逐步地体会到的,东阳中学的体育老师是非常正轨地进行教学,而伴随着我的身材变高、体重增加、学习体育技术能力在提高,促使我在体育技能考试时不是依靠老师恩施给我一个及格的分数,而是逐步地获得是应有的技能和应得分数。其中特别是我的两条腿,因为在这六年的初、高中读书期间,约有三年在中学回家的路上,因为没有公共汽车。每次回家来回要走180华里的路,练出了我可以有走长路的耐力,我在100公尺、200公尺、800公尺、1500公尺、3000公尺的跑步,10公里的行军的运动,我不仅可以在体育课获得最优成绩(那时是学习苏联的5分制度,我可以获得5分),而且我在全校的体育运动会可以获得名次。我体会了步伐、呼吸两个器官运动之间的互相配合协调,最后冲刺如何耗尽全身体力,是体育老师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得到应用。从一个依靠老师恩施及格分数的小男孩,变成一个真正长大依靠体育技术获得5分的体育成绩大男孩。我们体育老师,每年要在中学里举行两次运动会,规定每一个学生要参加至少一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取最优六名,并记录入班级的团体总分,班级团体分最高者发奖牌,每个班级都为获得奖牌而团结一致,这就是通过体育竞赛,如何培养团队的团结精神。我们的体育老师和其他老师,都是各个运动项目的裁判员,他们通过体育课与比赛培养了我体健、团结、好胜的精神。除了学生比赛以外,老师间也有比赛。如网球比赛,有几个老师对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感兴趣,老师间的比赛让全校同学观摩,大大地刺激了同学的兴趣与理解比赛规则。每年在考大学的季节,也有体育技能特别好的高中同学,被体育老师推荐投考体育专业学校,成为今后我们国家重要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