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东阳中学:我的第二故乡:五、一直从初中教到高中的老师

五、一直从初中教到高中的老师

体育老师

在东阳中学体育课是相当重视的,不论初中还是高中,每周有4节体育课。老师们全部是体育专业毕业的,组成了体育教研室。所教的课程有球类(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田径类(长距离跑、短距离跑、中距离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长度行军、竞走等),体操类(跳绳、双杆、单杆、爬竹竿、跳箱、垫上运动、自由体操、平衡木等),还有游泳。每个学期都有体育考试,老师给同学的分数,最优的可以100分,最差的会给60分,因为体育课不及格而留级补考,几乎是没有的。体育课在东阳中学其教学目的达到以下的效果:(1)学习体育技能;(2)增强了体质;(3)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4)培养了人与人间互相合作精神;(5)培养了上进精神。以上5点对于我这个仅仅12岁的男孩来说,是理解不到的,而仅仅是觉得体育课的老师教育非常认真,而我们初中学生学习是不认真的,而最后考试是混混。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以上的5点才逐步地体会到的,东阳中学的体育老师是非常正轨地进行教学,而伴随着我的身材变高、体重增加、学习体育技术能力在提高,促使我在体育技能考试时不是依靠老师恩施给我一个及格的分数,而是逐步地获得是应有的技能和应得分数。其中特别是我的两条腿,因为在这六年的初、高中读书期间,约有三年在中学回家的路上,因为没有公共汽车。每次回家来回要走180华里的路,练出了我可以有走长路的耐力,我在100公尺、200公尺、800公尺、1500公尺、3000公尺的跑步,10公里的行军的运动,我不仅可以在体育课获得最优成绩(那时是学习苏联的5分制度,我可以获得5分),而且我在全校的体育运动会可以获得名次。我体会了步伐、呼吸两个器官运动之间的互相配合协调,最后冲刺如何耗尽全身体力,是体育老师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得到应用。从一个依靠老师恩施及格分数的小男孩,变成一个真正长大依靠体育技术获得5分的体育成绩大男孩。我们体育老师,每年要在中学里举行两次运动会,规定每一个学生要参加至少一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取最优六名,并记录入班级的团体总分,班级团体分最高者发奖牌,每个班级都为获得奖牌而团结一致,这就是通过体育竞赛,如何培养团队的团结精神。我们的体育老师和其他老师,都是各个运动项目的裁判员,他们通过体育课与比赛培养了我体健、团结、好胜的精神。除了学生比赛以外,老师间也有比赛。如网球比赛,有几个老师对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感兴趣,老师间的比赛让全校同学观摩,大大地刺激了同学的兴趣与理解比赛规则。每年在考大学的季节,也有体育技能特别好的高中同学,被体育老师推荐投考体育专业学校,成为今后我们国家重要体育人才。

 

英语老师周德芳

在东阳中学初中部与高中部,教我的老师几乎全部是男的。只有两个女老师教过我。其中之一是教英文的周德芳老师(另一位是教过我们音乐的年轻女老师),周老师教了我英语有5年之久(到高中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是狄济鑫老师,他是男老师,而且教英语,当然我们班的英语就必须由他接着教了)。周德芳老师教我5年的英语时间里,我进步很快。我差不多可以阅读英语小说了,我在旧书店里买了本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这是文学家把全部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成为故事的小说集。该书大大地增加了我的英语字汇,以及提高我的写英语作文的能力。周德芳老师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强调了词汇、语法、句型结构。至今我对英语的理解方法基本上是属于她教的模式。当我接受他的英语教学时,我是首次从学习26个字母开始的。我现在还记得他叫我的第一课的英语除了学习字母以外,其英语课文是:

This is the way I open the book.

This is the way I close the book.

周德芳老师年纪约50岁,她走进教室先说:“Boys and girls!”我们起立后,她又说:“Sit down please”。她把我们都当作她的孩子,因为她的孩子都在美国,在东阳只有她自己一个人。他在美国长大,讲的是美国英语,说英语非常流利,在黑板上写英文字很快,但是她说中文很慢,写中文字也不快。我们这批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很渺茫,不知道今后有用还是没有用,因此学习努力的程度与考试成绩差异很大,好的可以100分,差的可以不及格。她在课堂上尽量地用英语教学,因此我们学生在她的不断地重复使用这些词汇与句子,也记住了她说些什么。除了课堂以外,我们遇见周老师,周老师要与我们用英语与她进行会话,我们也尽量地与他用英语交流。我曾经在语文的作文课,写过一篇作文题为“我的英语老师周德芳”,大致的内容是写了,她像慈母般对待我们这批孩子,要把她的英语知识尽快地传授给我们,而我们在她上课时在下面做小动作或说话,她看到这种情景,就非常生气。又一次她在教英语动词的不定式。我与同桌同学说话被她觉察到,她就非常生气地叫我站起来,问我刚才老师在讲些什么。我说老师在讲“动词的不定式”。周老师追我什么是“动词的不定式”。我回答说英语词典里查出的动词原形前加上TO就构成不定式。她又问我动词不定式有什么用处,我回答说可以当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他要我举例说明。我说:I like to read, to read 就可以理解是名词;I go to work, to work 就可以理解为是副词;The days to come, to come 可以理解为形容词。我的回答使她的怒气慢慢地消除了下来,因为他检查到她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幼稚的理解方式。并且在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他经常会停了下来,看看谁在讲话,然后她有意识地让某某同学站起来,问他在讲什么,让同学造句子来说明语法用途。通过孩子们的幼稚回答来观察她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理解情况。在那个年代,我们东阳中学最缺的是美国或英国成长的英语老师,而周老师是在美国长大的英语老师,她的英语口语与书面语非常流利的,而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根本不珍惜这么好的机会,向她吸取英语的营养,白白地失去这良好的机会,因为我们不理解学习英语今后会有很大的用途。我在作文里描写了老师在对牛弹琴,这群牛不理解的情况。在这篇作文里我还描写了,在教室以外地方遇见周老师,如何与周老师用“洋泾浜”会话的情景。结果中文老师把我的作文给周老师看了。从我的作文里周老师看到了我们这批孩子是多么的淘气。我从东阳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大学,在大学里的一年级,我就能够读英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分析化学等教材,我经常用英语向周老师写信。大学毕业以后,我用周老师教给我的英语写了很多生物物理学专业的书与论文,用英语组织过好多的国际会议和编写好多英文的论文集,我也独立出访过欧美很多国家,应用周德芳老师所教的英语与国际科技友人进行学术交流。我成年以后,我也自学过新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I BOOK I TO IV)第14册,我亲自用这著名的教本辅导过我的许多小辈。在周德芳老师给我在脑子里打下的烙印,使我成为英语好学者和使用者。

 

施伯珠老师

我们林甘村整个村庄的青年学生,凡是要报考东阳中学的,都是因施伯珠老师的声望,而愿意步行90华里的山路,慕他的名来报考东阳中学的。他为东阳中学的发展壮大曾经作了巨大的贡献的。我的初中与高中物理学的力学部分都是他教的,这为我在大学里学习物理课程,以及我大学毕业以后从事生物物理学的研究与教学,打下比较好的物理学与力学基础有一定的关系。施伯珠老师,是双肩挑的好教师,他教物理学以外,还兼任中学总务处的负责人。我读书年代的东阳中学主校区的土木结构二层教学楼或办公楼都是由他设计建造的。他是一个懂得物理学理论教学,又会进行工程设计的物理学教师。我们学习初中与高中的物理学的力学与运动学部分由他执教、考核、打分的。

每当我放寒暑假时,我们必须将自己的行李全部从集体宿舍里撤出,我就将自己的需要留着今后还用的东西,暂时放在他的家里,以免我重复做这180华里的来回搬运的无用功,等到假期结束上学我就到他家去取回。

有一年我已经读高中时,我的个子也长高了,己有一定体力劳动的能力了。我们班级里有位比我年长的同学,他叫赵迎松,比我年长,已结婚,已有家小,经济负担比较重,他建议我们是否可向吴宁镇的居民去租一块田与一些农具,利用周六的下午与周日种水稻为各自家庭增加收入,以减轻家庭的经费负担。我们开始了租房,用之来安放农具;视察拟租的田块,用来种水稻。此计划很快地被施伯珠先生知道了。他是我的同村人,论施氏的辈份,我应该叫他伯公。他以我的亲人的角度非常慈祥的语句找我说话:“永德,论辈份我是你的伯公,论职位我是你的老师,今天我以你父亲的名义与你说话,你们想租一块田种水稻的计划应该立即放弃。在目前你们再经济困难也不能够做这种事。因为你们必须首先完成高中学习计划,然后进一步升学读书。而你们的计划具有冒险性,搞的不好既学业荒废又得不到良好稻谷收成,最后还要赔出租田、租房、种子、肥料的资金。又你们的父母离开此处路途遥远,不可能前来支持你们的农田的长期细心管理。而现在你们仅在计划中,还没有投入任何资金,赶快停下来,并劝告你的伙伴立即终止此荒唐的计划。”这一席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我的头上,使我清醒过来。我连忙告知赵迎松,他一听施伯珠老师的劝告,也觉得此计划太冒险,我们就立即终止计划。这事深深地显示出施伯珠老师对我们像慈父般的爱护,否则我们两人定会骑虎难下惨败告终。

book011.jpg

施伯珠先生(19031998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1957年夏季。我已经完成高考回家等候录取通知书。不幸的是我的母亲患了破伤风疾病,我与父亲亲自急急忙忙抬母亲送进东阳县卫生院,得到该院医生的非常准确的诊断,患的是这一严重的疾病,需要住院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当时我亲自去请施伯珠老师做当保人。施伯珠老师在当保书上说,如果该病人的住院医疗费用今后付不出,一切费用从他的月工资中扣。使我的母亲能够及时住院治疗,重新从死亡边缘救回了命。此后我父亲筹集经费,尽速将所欠的医药费住院费还清。我母亲身体恢复以后,还生过一个小妹妹。我们一家五口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母亲活至89岁。父亲活至97岁,要感恩施伯珠老师关键时刻的关怀。